从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信访案件来看,四平市环保工作面临形势依然严峻。8月29日上午,四平市委召开七届二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就接受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当天下午,四平市政府召开中央环督察组移交案件办理工作推进会,要求扎实做好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纷纷表示要用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业绩,以“七个始终坚持”的工作状态接受和配合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一是工作标准始终坚持不松不降。尽管督察时间过半,而且中央督察组首批下沉未到四平,但四平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认识一点不松懈,要求标准一点不降低,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认识、工作上的强劲态势。不以应对督察为目标,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抓好问题整改。各地、各部门对环保信访案件坚持“四个第一时间”总要求,做到立接立办、立行立改,敢于动真碰硬,决不含糊其辞、被动应付、敷衍塞责,杜绝 “闯关”思想、“事不关己”态度和“被动整改”意识。截至目前,四平市已召开1次全市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2次专题常委会和常务会,市生态委召开4次集中学习会,市协调联络组召开5次研究部署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提高了政治站位,有力推动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实。
二是落实责任始终坚持明晰明确。逐级明确任务、落实整改责任,是接受和配合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四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明责任与抓落实相统一,逐一明确各地、各部门整改工作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办理时限、办理要求,对督察事项不推诿、不懈怠,直面问题,认真解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四平联络组组长,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坚持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点工作亲自安排,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分管督察工作副市级领导始终坚持与各小组成员一起分析研判案情,一起跟踪整改情况,一起到现场处置矛盾问题,确保党委政府对整改工作的领导不间断、不松懈;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一把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均担任本地、本部门督察联络组组长,做到一线指挥工作,一线督察督办,一线协调矛盾,确保接办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办理;四平市协调联络组七个小组分兵把口,虽然职责有分工,但是任务无界线,各小组上下联动、左右联通,推动督察工作整体联动、高效运行。同时,作为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一部分,四平市自8月17日起开展新一轮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市级领导早晨巡检制度。截至目前,以市委书记、市长为代表的9位市领导已分别带队完成了早检任务。市领导率先垂范,进一步激励和带动全市干部群众抓好环境整治工作。
三是整改问题始终坚持从快从速。四平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快”字贯穿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案件办理全过程,实现办理工作各个环节从快从速无缝衔接,坚持即转、即查、即办,注重工作效率,严把时间节点,优质高效完成整改任务。通过实行环保、住建、国土、执法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办案效率明显提升。8月27日凌晨两点半,四平市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第15批重点案件,对其中的“万达噪声污染问题”,市领导与信访案件受理组连夜研判,划分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天刚放亮,市环保局会同市商务局、市综合执法局、铁东区政府即抵达案件现场,开展联合执法,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截至8月3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向四平市移交信访案件19批217件,现已办结140件,其它案件正在办理之中。
四是跟踪督察始终坚持求细求实。自8月12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四平市移交第一批信访案件以来,四平市坚持火速催办、重点督办、全程跟踪的做法,有力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提升。坚持火速催办。四平市协调联络工作组向各地、各部门转交环保信访案件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第一时间跟进,向案件分管责任部门下发督查通知单,要求其加快办理进程,保证办理质量,按照时限要求反馈结果,确保如期完成整改工作。坚持重点督办。凡是带*号案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都积极参与案件分析研判,增强督办工作针对性;凡是市级领导实地督办案件,督查室都杀“回马枪”,开展“回头看”;凡是重复举报案件,督查室都深入了解案情,问询责任主体是否做到让群众满意。坚持全程跟踪。建立中央环保督察组举报受理事项全程跟踪督办情况汇总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安排专人每天上午下发督查通知单,下午汇总案件整改进展、立案处罚、追责问责等情况。截至8月31日,已先后督办19批217件信访案件,并将持续跟踪所有案件办理工作,直至问题全部解决。
五是追责问责始终坚持高频高压。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案件追责问责工作。市纪委秉持“三快一严”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案件督察督办组,在追责问责工作中快介入、快查办、快上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环保督察追责问责工作。市纪委主要领导每天第一时间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掌握重点案件督察督办过程,并对重大案件提出意见建议。结合全市开展的“两整治、两增强”专项活动,对全市各地接办案件由派驻专项整治工作组负责调查初核,在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快查快结、即立即结,既加快了办案进程,又提高了办案质量。各县(市、区)纪委也都迅速建立了相应组织机构,确保市县两级纪委能在第一时间对移交信访案件及时跟进,同时启动问责机制,做到尽早响应、及时跟进、快速介入。截至8月30日,已对受理的12批123件信访举报案件进行了调查,追责117人,其中约谈39人,问责88人。问责的88人中,给予党政纪处分28人,行政警告6人,行政记过4人,免职1人,诫勉33人,通报6人。
六是宣传报道始终坚持有声有色。四平市严格按照省协调联络组宣传口径要求,紧紧围绕信息发布、新闻报道、舆情监控三项职责开展工作,形成多形式、大剂量、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宣传模式,实现了《四平日报》、四平广播电视台、市政府网站、新浪四平环保微博公众号与腾讯四平环保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县(市、区)域内各类媒体全面覆盖。截至8月31日,四平广播电视台共播发稿件146条,《四平日报》刊发 90篇,市政府网站刊载 81篇,新浪四平环保微博公众号与腾讯四平环保微信公众号共转发 103条。编发《接受和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四平市工作简报》56期,收到各县(市、区)工作简报287期,覆盖到全市53个乡镇、755个建制村,为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在四平市顺利推进持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七是建立机制始终坚持常抓常新。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四平市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按照《四平市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突出重点、纵深推进,彻底整治城区环境卫生。结合《四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年行动计划》安排,统筹城乡,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建设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综合整治从城区向农村拓展。2017年以来,四平市陆续出台了《四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办法》、《四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实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的办法》等十余个规范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