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县是传统农业大县, 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秸秆140万吨。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出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伊通县委县政府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提前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部署,先后制定了《伊通满族自治县秸秆禁烧区划定方案》,下发了《伊通满族自治县2019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全天候巡查方案》、《伊通满族自治县2019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全天候联合执法方案》、《伊通满族自治县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办法》、《2019年秋冬季秸秆计划烧除方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分别成立了以书记和乡(镇)长(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秋冬季秸秆焚烧工作完成的好与坏,关键在农民的自觉意识。为此,在专项行动之初,伊通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当地民风民情特点,通过电台电视台发布公告、滚动播出提醒提示、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25万份等方式,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农户家中,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综合利用的益处,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举报焚烧秸秆行为,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形成焚烧秸秆可耻、利用秸秆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
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伊通满族自治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书》。一是明确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确保不因露天焚烧秸秆引起大气污染,防止秋季期间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二是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组织。实行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实施统一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确保不发生违规焚烧秸秆现象。三是落实责任、包保到位。禁烧期间,各乡镇政府与村、屯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人,镇包村、村包屯(组),屯包农户,直到每一个地块。县政府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力度,按照扶贫包保方式,发动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保全县187个村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各单位派员,24小时协助镇、村干部对每一个地块都严防死守,发现火点迅速处理。按照“动员百次、不如问责一人”的要求,县政府组织农业农村、林业、环保、公安、督查室组成5个督查组,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明察暗访,重点检查四级网络建设情况、宣传发动情况、应急处置情况,县直机关单位包保情况,对卫星发现秸秆焚烧火点进行全链条问责。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办法,农民禁烧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火点大幅下降,确保了县政府应急响应措施取得了实效。
禁烧监管虽然有力,但是仍然需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问题。伊通县采取“产业拉动、政策推动、技术牵动、宣传促动”等举措,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力度。
一是依托规模养殖,带动秸秆饲料化生产。伊通县既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大县,全县以大力发展养殖业来推动饲料加工,以推动饲料加工来带动养殖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养殖和饲料加工的相互促进,使秸秆饲料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目前全县有秸秆饲料化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秸秆饲料5万吨以上,有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大户)181户,年生产秸秆青黄储饲料23万吨,占今年全县秸秆综合转化总量的30.1%。
二是倡导清洁消费,引导秸秆能源化转化。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能源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顺应新的能源消费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伊通县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投资秸秆能源化项目。今年新审批2个秸秆能源转化项目。目前已有4家秸秆能源加工企业投产运行,年加工秸秆燃料5万吨以上,占秸秆转化总量的5.4%。
三是发展特色种养,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的基料化利用是实现秸秆直接转化的有效渠道。伊通县通过积极发展食用菌、蚯蚓养殖业,全县应用秸秆基料生产食用菌的规模达到300万棒,年消耗秸秆3000吨。华盛绿能(伊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年利用秸秆4万吨,占秸秆转化总量的4.6%,实现了秸秆的就地转化增值。
四是提高农机化水平,实现秸秆肥料还田。面对秋收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剩余秸秆难处理的实际,伊通县把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同时又作为控制秸秆野外焚烧的最有效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支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2019年全县农作物耕作收机械水平达到75%以上。全程机械化作业(深翻还田)面积3万亩,秸秆还田总量1.9万吨,同时,全县有秸秆肥料化生产企业5家,年加工秸秆肥13.1万吨,秸秆肥料化占转化总量的16%。
五是推动企业合作,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借助伊通县离双阳、公主岭、东丰等周边地区生物质发电厂近的优势,鼓励支持企业投资秸秆打捆收储运项目,争取省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扩大收储运规模。目前全县成立秸秆收储运企业20家,年收储运秸秆27万吨,占秸秆转化总量的29%。
六是支持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建筑建材。吉林省安基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集建筑材料研发、产品工业化生产和房地产开发利用的科技型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作为发展方向,把秸秆综合开发与利用作为重点,研发出高抗折强度混凝土,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公司投资1.17亿元建设的年产10万m3水泥秸秆板墙项目,经县发改局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扶持,获得2016年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奖励资金52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转化秸秆14万吨。
虽然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因由于此项工作涉及政策、技术、资金以及农村种植结构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还存在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秸秆禁烧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下一步,全县要进一步强化监管,要求各部门既要包保扶贫、又要包保禁烧,形成常态化包保机制,做到日常有专人,重点时期全员齐上阵,弥补和健全四级网络的薄弱环节。继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搞好秸秆转化适用技术的指导与服务,深入推进综合利用,促进农户科学处理利用秸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