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首页>图片新闻

四平市生态环境局   2021-02-19   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四平市铁西区:扛起生态文明建设 压实环境保护责任

  四平市铁西区委、区政府坚持打造“绿水青山”环境优势、激活“金山银山”发展动力“双轮驱动”,实行区乡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挂牌督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减乘除”法,不折不扣推动中央、省、市三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让全区城乡居民共享美丽幸福家园。

  做好绿色发展“加法”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平市铁西区牢固树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以“应植尽植、应绿尽绿”为目标,坚持“拾遗补缺、见缝插绿、整体覆盖”的原则,实施绿色城乡、绿色河流、绿色道路、绿色屏障“四绿工程”,累计投入940万元在城区植树近3万株,成功打造了8街3林1场1景15小区等绿化景观工程;投入6768余万元完成农村造林绿化3.54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做好污染防治“减法”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蓝天、净水保卫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在河流整治方面。铁西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对条子河、小红嘴河、仙马泉河、南湖河、三岔河等6条域内河流,建立“一河一档”、“一河一图”河湖信息库,设置区、乡、村河长57人,河流保洁员队伍32人,实行无人机常态化全程巡查录像,累计排查取缔非法排污口160处。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清河车辆7865台次,人员17327人次,清运垃圾1745立方米,河道基本达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标准,使条子河林家断面水质达到四类考核标准。

  在企业减排方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制定“散乱污”企业再排查方案,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检查、突击检查方式,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工作,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集群整治,“散乱污”企业基本取缔关停。

  在秸秆禁烧方面。开展秸秆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行区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建立区、乡、村、社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成立公安、消防、环保、农林联合执法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时巡查,发现露天焚烧秸秆及时予以扑灭,并进行劝诫、教育,严重者依法拘留。大力推广提高秸秆捡拾打捆、饲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率,2020年实现秸秆打包离田6万亩,离田率超过89%,大气优良天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做好综合治理“乘法”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铁西区累计投入2.6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举全区之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全域河流治理工程。依托河湖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无人机+监控”巡河无盲区,智慧护河新模式走在全省前列,荣获全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等次。全面完成小红嘴河和仙马泉河综合整治工程、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和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持续推进辽河流域平西乡区域农村生活垃圾系统处理项目、铁西区畜禽粪污处理建设项目,企业污水全部入网处理,彻底杜绝私排乱排,畜禽粪肥全部收集集中处理,实现了辽河长治久清、人水和谐。、

  推进农村粪污处理工程。加大土壤保护力度,新建3800平方米储粪棚19座,12万吨的六之维有机化肥厂已投入使用,利用堆积发酵还田的方式,提高粪肥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有效解决农村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大大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一体保洁工程。采用“村收集、乡集中、区转运、市处理”模式,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保洁,设立乡、村、屯三级路长,建立健全271人的卫生保洁、监督队伍,因地制宜增加环卫设施和运输车辆。先后投资为平西乡20个村配齐垃圾收集转运站、大型封闭垃圾池和封闭式垃圾转运车,为166个自然屯配齐钩臂式垃圾箱,实现乡村环境卫生全域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收运处置覆盖率100%,升级美丽乡村达到7个,顺利通过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阶段性验收。

  做好问题整改“除法”  源头遏止环境污染

  铁西区大力开展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对64户规模化养殖场(户),储尿池未做防渗漏、粪便随意堆放、设施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规范治理,现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以上,环评登记率达100%,验收率达100%。对2000余户散养户进行排查,整治问题突出随意排放的散养户150余户,对其中2户通过暗管排放污水的养殖户进行了行政拘留。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密闭化运输,严厉查处施工车辆带泥上路,避免“二次”污染。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