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展示我市南北河两岸(辽河流域条子河)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情况及成果成效,本报从即日起开设“聚焦南北河两岸生态修复工程”专栏,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生动实践,共同建设新时代“美丽四平、幸福家园”。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决贯彻国家发展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在城市建设中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优化城区空间布局,治理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辽河流域条子河城区段南北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工作,围绕两河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河公共绿地空间,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凝聚强大合力 打造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辽河流域条子河城区段南北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成立“四平市辽河流域条子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将该项目作为我市的“民生一号工程”,及时批复了《四平市辽河流域条子河城区段南北河生态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全力推进南北河两岸各项生态修复项目,形成整体合力,推动民生工程扎实有序开展、持续落地见效。
该项目建设的目标是防止河岸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和水循环系统、改善区域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四平市绿色发展。目前已编制完成《四平市辽河流域条子河段生态综合整治专项规划》,项目实施区域总面积为8.37平方公里,主要打造滨河连续的绿色空间,形成宜人舒适的慢行空间,打造十大绿地空间、百里生态林廊、千亩果林花海、万顷碧水清河,绘就南北河及两岸绿色生态画卷。
坚持规划引领 优化功能布局
流经四平市区的主要河流有南河和北河,两河在市区西北角汇合后称条子河,系辽河流域招苏太河水系支流。多年以来,由于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淤积量大,河道断面不规整,防洪能力低,对区域环境影响很大。为了提高区域河道整体防洪能力,拓宽城市道路,美化城市,改善招商引资投资环境。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达到碧水、绿带、生态工程环境效果,因此实施南北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
综合整治项目由水利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构成。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牵头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沿河两侧征地拆迁面积182.4公顷,河道修复23.18公里、建设环河林廊路55公里、新建湿地2处、新建生态缓冲带200万平方米等。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改造现有沿河林廊路及绿带20公里、绿化水利新建环河林廊路55公里、征地拆迁新建改造9处绿地公园190公顷。
生态环境改善 带动效应凸显
我市坚持以水生态文明理念和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通过南北河两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运用,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和水循环系统,大大改善城市环境现状,提升水体质量,加强河流自净能力,营造生境栖息地。
遵循“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场地内产生的雨水径流自然引导进入这些生态雨水管理设施内,实现蓄、滞、净化和下渗,超标径流通过溢流井错峰排入周边市政雨水管网,保障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环境质量,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环境。城市内河道蓄水、大量植树、栽花、种草,可以利用水系、绿色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降温增湿,防沙滤尘,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改善辽河流域水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促进当地就业。项目启用后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