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首页>环保要闻

四平市生态环境局   2020-09-04   来源:四平日报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推进双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

推进双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辽市委书记  侯 川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吉林视察,特别是深入四平调研指导,为新时代吉林振兴确立了科学定位、赋予了时代内涵、勾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工作方向。双辽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将总书记殷切嘱托转化成为推动双辽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高位统筹推进

  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强化保障,全力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18个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将村和农村社区进行分类,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逐村编制村庄规划,目前已完成65个,其余村将在年底前完成。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构建“向上争取一些、涉农资金整合一些、地方财政解决一些、百姓自主投入一些”的多渠道投入保障体系。

加快补齐设施短板

  2015年以来,双辽市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和前提,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共投资7.98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555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2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通户率达60%以上。扎实推进村屯绿化。持续开展全民大造林活动,共造林绿化23.68万亩,绿化村屯518个,实现了村边、路边、水边、宅边“四边”绿化全覆盖。扎实推进改房改水改厕。完成危房改造5100户,改造户用无害化旱厕1.2万户。投资3.6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让农民喝上了“放心水”。

全面治理生活垃圾

  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构建了“县级主导、部门主抓、乡村主责、百姓主体”的工作机制。一是县级主导。出台《双辽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链。2018年市财政一次性投入3845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设备,并将每年2000万元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部门主抓。建立“1+N”工作机制,分兵把口、各负其责。“1”即成立副科级建制的农村环卫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培训指导、督查考核、情况统计。“N”即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强化组织、宣传、林草、执法等部门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宣传发动、绿化美化、私搭乱建整治等工作。三是乡村主责。明确乡镇街(场)在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的主责地位,赋予其对所辖村、社区垃圾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数据统计等职责,使其成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实行餐余垃圾归户处理、粪草垃圾归堆还田、建筑垃圾归坑填埋、有害垃圾归废回收、可回收垃圾归类变现、不可回收垃圾归箱进厂“六归”垃圾分类。另一方面,建立“桶分类、车收集、箱转运、站压缩、厂处理”处置流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闭环”体系。全市共购置垃圾桶10万个、大型垃圾箱1261个、转运车53台、保洁专用车1400台,聘用农村保洁员1396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四是百姓主体。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四个一”模式。即立好“一条规”,将垃圾分类等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用好“一块牌”,为当选“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农户授牌,全市共打造美丽庭院7700个、干净人家2.4万户;管好“一个组”,将邻近居住的10户农户组成1个联保小组,互相监督促进“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填好“一张表”,推选村民代表填写农村保洁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作为其能否得到奖励、续聘的重要依据。

建立整治长效机制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体系,严格落实奖惩问责机制。一是开展日常考核。由农业农村局牵头,每月对全市21个乡镇街(场)所辖的村、社区实地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按月份、季度、全年的时间节点,张榜公示村、社区扣分情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实施常态监督。组成5个督导组,利用专用车辆和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常态化监督。确定村党组织书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员,由其负责监督村民按要求分类和定点倾倒垃圾,确保相关要求执行到位。三是强化结果运用。依据考评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随时约谈后进乡镇街(场)的主要负责人,促其履职尽责、推动工作落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