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首页>环保要闻

四平市生态环境局   2019-09-23   来源:吉林日报
四平市生态治理战役 聚焦高质量发展(吉林日报节选)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四平决心打赢生态治理战役,突出抓好问题整改,加强重点领域治理,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全面强化执法监管,为“高质量发展”铺就靓丽底色。

  治水之战:守护“流动的生命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泊是“流动的生命系统”。

  如何让“流动的生命系统”健康流动?四平补短板、还旧账、增后劲,科学治理,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今年1-6月,四平东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国家地表水考核,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一。

  大力推行河(湖)长制。四平在2017年印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工作方案》,设立河长839名;2018年,四平又印发了《关于完善湖长制的实施意见》,设立湖长17名,从此建立起市、县、乡、村4级河(湖)长体系,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了自己的“专职管家”。

  与此同时,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河道警长制工作体系,制定出台了《四平市公安机关河道警长制工作方案》,设立各级河道警长123人,其中,市级河道警长9人、县级河道警长43人、乡级河道警长71人。

  四平市各县(市)、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后,站到了河流防治的最前沿,责任十分明确,推责无弹性、履责有刚性、追责无人替,实现了河湖由没人管向有人管、由多头管向一头管、由管不住向管得好的巨大转变。

  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6月末,四平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1万余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108次,共督查督办68次,为基层单位解决问题150个。

  打击水污染犯罪。开展河道巡查、执法联动,强化整治与打击相结合。侦办了全省首起非法篡改检测数据案、全市首起水污染刑事案(小电镀企业污染环境事件),清理了水库水源地,取缔了辽河流域河道禁养区内养殖场,并开展了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治河治污,治污寻源。四平聚焦点源、面源、内源等主要“病源”,以“三源同治”为抓手,推动水污染防治步入科学化、常态化轨道。特别在内源治理上,四平持续推进清河行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共清理河道垃圾20.53万立方米;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清理河道6.4公里,清淤总量10.2万立方米,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

  治土之战:保护性耕作机械化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是人们对黑土地的“古老印象”。但在连年高产的背后,越来越多的黑土地被“透支”——由于长期的重用轻养,原本肥沃的黑土地累“瘦”了。

  四平作为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始终不忘肩上那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用市委书记韩福春的话来说,“保护好黑土地,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集成推广先进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保护黑土,四平各县市区多点发力。

  梨树县从高家村一块200多亩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如今秸秆全覆盖耕作推广面积已达200万亩,占全县玉米耕种面积的七成以上。为了比较和展示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的效果,探索适合同类地区的秸秆还田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打造了10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展示基地,通过更加直观的效果对比,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实现东北粮食主产区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梨树方案”。

  双辽市大范围推行免耕播种,免耕机保有量已达2000台,免耕率达90%以上。他们还针对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探究出一套“收割机粉碎还田覆盖等行距原垄种植”模式。双辽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彦军介绍:“秋后将秸秆粉碎覆盖在地表,第二年开春,不动土,直接在原根茬旁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出苗后进行一次中耕,即可除去杂草,又可少量覆土起垄。苗中期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等行距便于收割机作业。”连续多年的秸秆还田,不仅极大减少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还让双辽的沙土地渐渐改换了模样。

  治乱之战: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矿山开采乱象是四平历届党委、政府急欲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多年来,一些地方山被挖空了,树被砍光了,植被不见了,水被污染甚至枯竭了;投资几百万元修的公路,不到两年就被上百吨的矿石运输车压得面目全非;周边住户的房子被震裂了,院里不敢放酱缸、不敢晾衣服、不敢开窗户。

  去年以来,四平市采取“政府牵头、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的方式,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对市区周边占用林地的非法采石场进行集中拆除。当年就拆除118家,其中,梨树县孟家岭镇68家、十家堡镇34家、铁东区16家。存在近50年的矿山无序开采乱象得到根治,林地复绿近百公顷,百姓拍手称快。

  梨树县孟家岭镇因长期的乱开滥采,改变了地形地貌,破坏了生态体系,侵占了土地良田,污染了大气环境。这个镇的马家油坊村,集中了全镇80%以上的采矿和加工企业。村路上,超载的砂石车往来穿梭,每小时有几十辆通过,路面被碾压得坑坑包包,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上气。而矿山开采的隆隆炮声,更让周边的居民心烦意乱,入夜难眠。现在,伴随着诸多采矿企业、加工企业一一关闭停产,世界恢复了宁静,生态得以部分修复,村民们有了久违的、浓郁的幸福感。

  河砂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暴利的诱惑下,一些人在河道和岸边非法采砂,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治河必治砂!本着零容忍、露头就打的原则,四平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取缔一处,两年来共处理非法采砂案件62起。同时,退耕还河同步跟进。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退耕还河9062.07公顷,挖边沟99.91万米,安装围栏36.38万米,植树绿化2741.27公顷,进一步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树是“生态”的使者。治乱之战中,四平以树为载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从去年开始,四平以“让绿色融入城乡间”为目标,重点围绕道路、村屯、宅院、河湖、山田,开展造林绿化攻坚行动,东辽河流域生态恢复全覆盖,村边、水边、墙边、路边应绿尽绿。截至目前,全市造林绿化共完成乔木种植10121.02万株,成活率83.74%;灌木花草种植4072万立方米。


[纠错]